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力量,对于一个施工企业的成败至关重要。
一、 集团公司人才资源现状
近年来,山东黄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在黄河委员会和山东河务局的支持和帮助下,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引进涵盖各个领域、各层次人才,强化企业内部人才培育,加大科技攻关研发力度,制定激励奖惩制度,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支撑集团公司走出了一条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之路。据统计,集团本部共有各类人才718人(包括具有初级以上职称和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其中:高级职称85人,占11.8%;中级职称149人,20.8%;初级职称170人,23.7%;专业技术人员中专以上学历文化程度449人,占62.5%;工人117人,占16.3%。从各类技术人员配置上讲,在山东省内和黄河系统内占有绝对优势,但与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和国内优秀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
目前,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是由于企业体制原因而导致机制不活,造成了员工思想僵化、缺乏危机感和竞争压力,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优化人力资源的空间很小,人力资源不足。三是人才资源结构分布不均,专业技术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年轻的技术骨干较少。四是黄河凯发一触即发的文化建设还不成熟,作为黄河施工企业,没有充分发挥好黄河文化资源优势,黄河属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集团公司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黄河凯发一触即发的文化发展现状不相适应。
二、集团公司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对策
根据集团公司年度工作思路,以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牢牢抓住人才引进、培养、高薪聘请等环节,努力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为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强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
根据集团公司人才队伍的扩大状况,不断完善机制,理顺体制,制定科学合理、日臻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同有关科研院所、同行专家的交流沟通与合作,使各类人才能够经常性的进行合作交流等,努力培养技术精湛、装备精良的专业化队伍。
针对每个员工的特点,规划设计好员工的职位,培养自学的习惯,为员工个人价值的发挥提供平台和机会, 并在物质、精神、情感方面给予激励,充分调动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工作能动性,为集团公司的发展壮大储备人才力量。
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对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意识,真正地转变观念,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上来,挖掘广大员工的潜能,解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使计划管理、内部成本控制、概预算管理等经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面提升企业的获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强人才培训力度,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结合集团公司发展需求,建立适合各个层次的人才培训机制,把人才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通过理论与专业知识学习,中长期与短期培训,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达到培训全覆盖的目的,全面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水平,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作为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素质至关重要。因此,应把项目经理作为培训重点,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项目管理、熟悉施工工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勇于创建精品工程的复合型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项目经理,支撑今后的企业的发展。
3、引进各类人才,满足集团公司快速扩大的需要
集团公司应根据发展态势,积极研究对策,进行预测需求,建立人才需求库,并全面制定人才发展战略计划,采取多种方式招聘、引进、高薪聘任各领域、各层次人才,逐步优化员工队伍结构。
进一步完善聘请专家制度,聘请一批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实践经验且在相关行业具有代表性的权威人物,建立涵盖各个领域的专家库。并采取对疑难问题全程跟踪的方式,切实把专家的经验和技术落实到施工工序上、落实到疑难问题上,充分发挥专家的支持作用,及时把各种疑难问题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极大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集团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4、加强凯发一触即发的文化建设,增强团队精神
充分发挥黄河文化资源优势,力争利用黄河品牌开拓市场,结合集团公司发展特点,不断塑造、锤炼、培育、宣传先进的凯发一触即发的文化,努力增强企业的软实力,逐步形成良好的企业风气和企业价值理念,达到用文化管人,培养优良的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不断营造和谐氛围,使集团公司成为员工快乐工作、快乐成长的大舞台,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共建和谐企业。
总之,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使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为集团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造就一大批各类层次的合格人才、优秀人才,确保集团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