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程集团第二分公司的行政文秘,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与“笔杆”为伴,笔耕不辍已是常态。所以,当得知要参加集团总部组织的宣传文稿写作培训时,我的内心掠过一丝抵触,急切地找到书记,“领导,这培训您非加我一个干嘛,我还有两个材料着急上报,我又不是专门搞宣传的……”书记笑着回答:“去呗,多学学,总是好事。”我无奈地点点头,心想:“行吧,您是领导,您说了算。”
长途颠簸后,大巴车穿越沃野停驻在东津黄河大桥项目旁。站在高128.8米的a型主塔下,听着负责人满怀自豪地介绍项目情况,“采用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爬模逐节段浇筑”“预制桥面板”“双边钢箱梁、横梁、小纵梁”……我仰望着工作总结里曾写过多次的主塔和钢箱梁,感受着从文字中跳脱出的生命力。那一刻,文字对我来说,不再只是黑白间的舞动,我所有对培训的抵触都如河水般流走了。
“叔,好久不见,您黑了”“哥,你这是瘦了几斤啊,脸上明显看出来瘦了”。走在施工现场,到处都有熟悉的面孔。突然一声“莹姐,好久不见”,一个小伙子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愣住了,片刻后才反应过来,不确定地问:“你是?”他露出灿烂的笑容:“我,小瑞啊”。我惊讶地打量着他:“天呢,你是小瑞?你现在都这形象了!”他是去年分公司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后,首批通过选拔的劳务派遣员工中的一员,因外表不错我曾戏言公司新来了一个帅小伙。如今,洋气的发型被安全帽牢牢压着,皮肤变得黝黑,一身休闲服装上沾满泥土。他笑着,他们笑着,为什么每个人的脸上都洒满了阳光,洋溢着饱满的精神状态?我深受感染,大概是因为责任与热爱,因为获得与成就,因为在他们的双手培育下、在他们的汗水浇灌中,这个项目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因为他们知道项目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利津县城到东营机场“绕城”问题,成为东营中心城区连接东吕高速至济南的快捷通道。那一刻,昔日冰冷的建筑充满了情感与温度,宣传工作好像不是任务了,他们理应被大众知晓,被我们赞颂。
“昨天看了我们自己建的桥,今天再来看看我们自己修的闸,看看我们自己投资、自己建设、自己运营的幸福黄河大桥。现在,我们左手边是位山闸旧闸,面前的是位山闸新闸,右手边远一点的那个桥就是幸福黄河大桥”,就这样新一天的培训开始了。听了介绍才知道,原来作为黄河下游最大引黄闸、黄河下游唯一的一座钢结构弧形闸门引黄水闸——位山闸,1981年竟然是我们分公司老一辈改建的,现在又是第一分公司同事在重建。新旧对比,像是时光的两端,老一辈的职工承建的旧闸与年轻一代施工的新闸并置,不禁感叹于传承与创新的力量。站在庞大的混凝土结构之下,感受着施工人员如蚂蚁造船般的团结与坚韧。那一刻,内心涌动,说不出的激动与不平:开拓拼搏,同心图治,优质高效,追求卓越,我们就是“黄河铁军”。
返程,大巴车行驶在北接s246省道、南接220国道、全长7104米、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幸福黄河大桥上,看着桥上有序通行的车辆、桥下滚滚东流的母亲河。感受着这座大桥为区域内的短途运输及省内外过境交通提供的便捷,心生自豪,我渴望将“山东黄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镌刻于桥侧。那一刻,幸福河与幸福黄河大桥相互映衬,桥梁不再仅是桥梁,它连接两岸,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两天的研学中,集团总部专门邀请了省局宣传、编辑老师现场讲授。培训内容充实,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学到了许多宣传及新闻写作的知识,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原来这样写可以吸引受众关注,这些技巧可以提升中稿率,没想到这个字居然是错别字……嗯,学到了。从抵触到领悟,文字不仅是纸上的舞蹈,更是心灵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这一刻,我理解了领导的用意、培训的价值、宣传的力量。这一次,值了!
写在最后,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讲述者。不如,让我们共同握紧手中的“笔”,如同高举一把炽热的剑,用我们满腔的热情和无尽的力量,续写工程人的非凡篇章,让世界看见“黄河铁军”的力量。 |